注册|登录 中文/EN
聚焦现场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

聚焦现场 × 中间思想频道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


“世纪之交的历史笔记

当代艺术的思想声场”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是中间美术馆在画廊周北京临时空间中展出的特别项目,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与艺术家、策展人刘鼎共同策划。展览以18位中国的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写作文本为内容,选取了他们于1997年至2002年间写作而成的关于世纪之交的回想与展望,放置于展厅中供观众阅读,并将他们文本中的代表性话语摘录、展示于墙面上,共同发出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与此同时,展览截取了43位艺术家在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数年间创作的作品,以图片和文字描述的方式再现这些创作样本,形成一份珍贵的艺术史料。


图片

图片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展览现场,2022


恰如标题“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整个展览的构思与设计都像一本需要被翻阅的笔记,承载着当时艺术家与思想家们的心路历程。展览所呈现的并不是艺术作品,而是艺术家作品的资料以及创作背后的思想背景,试图以此还原这些创作所记载的中国90年代这一思想激荡、艺术活跃的历史时空当中,艺术家的多媒介实验性探索。


图片

图片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展览现场,2022


本次“笔记”展具有较强的阅读性,观众来到展厅时会以一种阅读而非观赏的方式与展览建立关系。在读到这些思想片段,探究这些世纪之交的艺术家们在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创作与思想之间的密切关联。在展览中,观众可以像抽取读书笔记的卡片一样,将它们从箱子中取出,放置在环绕墙面的架子上,自由组合与观看。


图片

图片

图片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展览现场,2022


在这里,观众是一个活跃的主体、一个主动的观看者与阅读者,以自身的认知去阅读展览、去主动靠近20世纪末的思想与创作的现场,并通过阅读的手段形成自身独特的策展语言,参与到展览的布置与呈现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品也得以被还原至世纪之交这个特定的艺术与社会的现场,与当时的社会空间、政治现实产生紧密的互动。



 画廊周北京2022展览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


策展人:刘鼎、卢迎华
展期:2022.6.23-7.24

地址:中间思想频道,798艺术区A08楼一层


展览参与和支持(按首字母排序):

艾未未、白宜洛、陈平原、陈劭雄、陈文波、戴锦华、丁乙、冯博一、冯峰、冯梦波、顾德新、海波、韩松、何云昌、洪浩、洪子诚、胡建平、黄笃、姜杰、蒋志、雷颐、冷林、栗宪庭、李占洋、林一林、刘建华、卢昊、罗永进、马六明、钱理群、荣荣、宋冬、宋永红、宋永平、孙歌、汪晖、汪建伟、王劲松、王晓明、王友身、魏光庆、文慧、翁奋、吴小军、萧昱、邢丹文、许纪霖、杨志超、易丹、尹秀珍、展望、张大力、章克标、赵半狄、赵川、赵亮、郑国谷、朱发东、朱冥、庄辉、邹跃进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2024.5.24-6.2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2024.5.24-6.2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2024.5.24-6.2